让昆曲与青年相遇,白先勇新书《牡丹花开二十年》北京首发

liukang20242个月前吃瓜入口309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涛 通讯员 商晓艺
一出芳华版《牡丹亭》,二十年昆曲复兴路。
9月12日,白先勇新书《牡丹花开二十年》首发签售会在北京举办。
曾著有短篇小说集《孤寂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等的白先勇不只在文学上成果斐然,一同也为复兴昆曲等我国传统文明倾泻了许多汗水。
《牡丹花开二十年》是芳华版《牡丹亭》二十年的全记录,也是白先勇二十年寻求昆曲复兴之路的进程呈现。该书由白先勇主编,集结了80位撰稿者,收录了200多张宝贵剧照,并配以60万字文字。全书六辑内容从白先勇与昆曲结缘谈起,回忆制造芳华版《牡丹亭》的来龙去脉,也全面展示了这部昆曲巨著的艺术魅力和文明价值。
白先勇与昆曲的不解之缘
“我与昆曲结了一辈子的缘,自从抗战成功后在上海跟着家人到美琪大戏院看到梅兰芳、俞振飞扮演《牡丹亭》一折《游园惊梦》,第一次触摸昆曲就好像冥冥中有一条情索把我跟昆曲绑在一同,分不开来了。”
1945年,白先勇在上海美琪大剧院观看了一折昆曲,曲目是《牡丹亭》的一个片段,昆曲自此在少年白先勇心中扎下了根,其中篇小说《游园惊梦》就来自于此。2003年,白先勇有了改编《牡丹亭》的主意,后又结识姑苏昆剧院的两位青年艺人——俞玖林与沈凤英。2004年,昆曲芳华版《牡丹亭》正式面世,并引起轰动。
白先勇现场共享 图片由作家出书社供给
白先勇表明:“20年来,芳华版《牡丹亭》走到美国的东西海岸、英国伦敦、新加坡、希腊。咱们到莎士比亚的故土、希腊悲惨剧的故土踢馆去了。”活动现场,白先勇回忆了芳华版《牡丹亭》的创造进程,共享了昆曲进校园、200多场巡演的精彩瞬间。
“昆曲作为一个扮演艺术,假如没有年青人,没有出路。《牡丹亭》自身便是讴歌芳华、讴歌爱情、讴歌生命的戏,它是十分美的爱情神话。咱们在创造进程中有一个准则——尊重古典,但不沿袭古典;使用现代,但不乱用现代。所以,芳华版《牡丹亭》既是正统的昆曲,也十分契合21世纪年青人的审美观。”
在他看来,芳华版《牡丹亭》的成功在于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招引了年青观众的重视,并为昆曲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奉献。
正如文明学者余秋雨对该书的点评,“人类前史上,许多最宝贵的文明往往是最不有用、最不达时宜的,因而也是最不安全、最易碎的。它们能在混乱不安中保存下来,都是由于呈现了一批又一批这样的看护者。在今世华文国际,让人感动的一个典范,便是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关于昆曲的看护。”
《牡丹花开二十年》白先勇著 作家出书社出书
各界人士共话传统文明传承
《牡丹花开二十年》一书不只记录了芳华版《牡丹亭》的前史,更表现了白先勇对我国传统文明的酷爱和传承的任务。
吴义勤现场讲话 图片由作家出书社供给
我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以为,白先勇在文学和昆曲艺术上的成果卓著,尤其是对《红楼梦》的推行和昆曲艺术的复兴,以为芳华版《牡丹亭》是文明交流的成功事例,对我国文明走出去做出了奉献,期望新书可以引发读者对我国昆曲和传统文明的酷爱。
鲍坚现场讲话 图片由作家出书社供给
作家出书社社长、董事长鲍坚赞扬了白先勇的文学成果和对传统文明的奉献。他以为,新书是白先生20年昆曲情缘和昆曲复兴之路的全面展示,期望新书可以得到读者喜欢,为传统文明复兴奉献力量。
白先勇向我国现代文学馆捐献文学材料 图片由作家出书社供给
我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感谢白先勇向我国现代文学馆捐献宝贵文学材料,介绍我国现代文学馆的收藏状况和台湾作家文学材料的重要性。
翁国生现场讲话 图片由作家出书社供给
芳华版《牡丹亭》导演翁国生共享了参加芳华版《牡丹亭》创造的感悟和领会。介绍自己在剧中担任导演的九折戏,包含鬼门关场景的营建和扮演技巧的运用。网吧以为《牡丹亭》展示了我国的民族文明和民俗文明,因而遭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
白先勇给读者签名 图片由作家出书社供给
本次活动由作家出书社主办,我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作家出书社社长、董事长鲍坚,我国作家协会港澳台工作室主任张洪斌,作家出书社总编辑张亚丽,台湾联合文学出书社总编辑周昭翡,北京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张钵,我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浙江省京剧团团长、芳华版《牡丹亭》导演翁国生,舞蹈家、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学院教授、芳华版《牡丹亭》舞蹈规划吴素君,拍摄家、《牡丹花开二十年》剧照拍摄许培鸿,文明和旅游部港澳台工作室台湾处处长蔡山帝,北京市台办副主任张磊,北京市台办新闻处处长孙方遒,北京年代骚人公司总经理娄珮蕾等嘉宾到会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白先勇《牡丹花开二十年》:回忆二十年的昆曲复兴路

近来,白先勇推出新作《牡丹花开二十年》。这本书是芳华版《牡丹亭》二十年的全记录,也是白先勇二十年寻求昆曲复兴之路的进程出现。全书六辑内容从白先勇与昆曲结缘谈起,回想制造芳华版《牡丹亭》的来龙去脉。除白...

「专访」白先勇:文明断层后,中国人对情与美失掉决心,爱情披露也手脚无措了

「专访」白先勇:文明断层后,中国人对情与美失掉决心,爱情披露也手脚无措了

界面新闻记者 | 董子琪界面新闻修改 | 黄月文学便是讲,一个人终身多么地困难,方针还没有求到,在半路现已失利的故事,这也便是《红楼梦》写的故事。作家白先勇解读《红楼梦》,从我国人的生命前史开端讲起,...

琼瑶、金庸、三毛、梁羽生、席慕蓉、余光中、白先勇等港台作家的著作大多先由广东引入出书 为“港台文学热”鸣锣开道,广东曾饮“头啖汤”

12月4日,作家琼瑶留下一封遗书“翩然归去”,一个年代的文学传奇也随之闭幕。琼瑶的离世,在网络引发大规模吊唁,热度背面折射出20世纪80、90年代洋洋大观的香港、台湾文学热,琼瑶、金庸、三毛、梁羽生、...

东西问|刘俊:研讨国际华文文学,要看白先勇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研讨国际华文文学,要看白先勇——专访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中心主任刘俊作者 文龙杰 王宗汉南京大学在国际华文文学研讨上学术沉淀深沉,早在1993年,便建立了台港暨海...

独家专访|白先勇:我的家园不是哪个地址,是我国传统文化

00:542004年芳华版《牡丹亭》首演时,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没看过昆曲,但二十多年后,大学生自己上台去演了。白先勇在南京东南大学校园里承受汹涌新闻·文学花边独家专访时慨叹道,昆曲,是以最美的艺术形式来...

终身厮守精力原乡——台湾作家白先勇谈中华传统文化

新华社台北4月24日电题:终身厮守精力原乡——台湾作家白先勇谈中华传统文明新华社记者刘斐、杨晓静步入白先勇台北寓所的书房,不见他自谦的“凌乱”,唯有满架藏书和满墙墨宝泄漏的“高雅”,展示他“文学家”“...

友情链接: